AI供应链相关股票大幅调整的原因
-
睡前聊聊DeepSeek最新消息、AI供应链相关股票大幅调整的原因、
DeepSeek加速2个AI新趋势、及英伟达仍是未来Scalinglaw边际效益再次加速时的赢家。
(一)郭明錤:DeepSeek加速2个AI新趋势
DeepSeek-R1发布后,有以下两个重要的AI产业新趋势值得关注。
即便没有DeepSeek-R1,这两个趋势最终也会明显显现,但DeepSeek-R1的出现加速了它们的发生。
1.在缩放定律边际效益放缓时,AI算力仍可通过优化训练方式持续增长,并有助于挖掘新应用。
2.API/Token价格显著下降,有利于AI软件/服务以及设备端AI,加速AI应用多元化。
————
趋势一:Scalinglaw边际效益放缓时,AI算力仍可通过优化训练方式持续增长,并有助于挖掘新应用
1.在过去1-2年,投资者对AI服务器供应链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在Scalinglaw成立的情况下,AI服务器出货量能够持续增长。
然而,Scalinglaw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渐递减。
2.Scalinglaw对提升模型性能边际效益放缓的原因:
1)人类创作的文本数据(D)几乎已耗尽;2)在运算能力(C)没有大幅提升且训练数据量(D)耗尽的情况下,仅提升模型参数数量(N)对模型效能并无帮助;
3)运算能力(C)短期内不易显著提升(例如Blackwell系统尚未量产、电力供应受限等原因)。
4.Scalinglaw的边际效益终有递减的时候,此时通过优化训练方式来提升模型效益,
有助于持续提升AI基础设施的算力并挖掘新应用。
对于AI产业的长期发展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
趋势二:API/Token价格显著下降,有利于AI软件/服务以及设备端AI,加速AI应用多元化
1.目前,从生成式AI趋势中获利的方式,主要还是靠卖铲子(提供基础工具和服务),
和降低成本,而非创造新业务或提升既有业务的附加值。
2.DeepSeek-R1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可免费使用,且其API/token定价最低不到OpenAI-o1的1/100,
这种竞争压力可能会带动AI使用成本下降。
3.近期,AI供应链相关股票大幅调整,
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因Scalinglaw边际效益放缓,调整了对AI服务器出货量的预期,产生负面影响,
而非担忧大语言模型服务供应商、和云服务提供商能否通过AI获利,
因为大多数投资者仍愿意耐心等待获利时刻的到来。
4.由于API/Token价格下降、和训练方法优化,AI软件/服务以及设备端AI的成本降低,
这有助于增加AI算力需求,并能减轻投资者对AI投资能否获利的疑虑。
5.AI使用量肯定会因价格下降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能否抵消价格下滑的幅度仍有待观察。
结论:
1.Scalinglaw是一种经验法则,合理降低预期并理性看待,反而有利于长期投资趋势。
2.只有大量部署者才会遇到Scalinglaw边际效应放缓的情况,这也再次验证了英伟达的领先地位。
3.近期GB200NVL72量产不顺,因此此时调整对Scalinglaw、和AI服务器出货量的预期并非坏事。
此次股价调整后,后续更有利于反映GB300/Rubin带来的利好。
4.一线云服务提供商不会仅仅因为有了更好的训练方式就削减资本支出,因为两者并不冲突。
5.受益于API/Token价格显著下降,AI软件/服务、及设备端AI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7.英伟达仍是未来Scalinglaw边际效益再次加速时的赢家,
但需要关注短期GB200NVL72的量产问题,以及中长期美国半导体出口禁令是否会有变化。
(二)DeepSeek,继续在全球刷屏!
1、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DeepSeek成为大规模网络攻击的目标。
现在,该公司似乎又面临新的麻烦:美国商标纠纷。
另一家公司申请了DeepSeek商标:一家总部位于特拉华州的公司,名称为Delson Group Inc.
Delso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名为Willie Lu,后者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浙江大学。
Delson Group 声称,它自2020年初以来一直在销售DeepSeek品牌的 AI 产品
2、
另外,经过硅基流动和华为云团队连日攻坚,
现在,双方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
日前,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AI巨头纷纷宣布,已接入DeepSeek。
此外,或许是迫于DeepSeek带来的压力,OpenAI紧急上线新一代推理模型o3-mini,
并首次向ChatGPT免费用户开放推理模型。
DeepSeek-R1以MIT License完全开源模型权重,并允许商用模型蒸馏,为开发者提供了二次创新的自由空间。
这一策略推动中国首次在通用大模型开源领域占据技术制高点,增强全球AI 话语权。
同时,开源生态可能加速行业技术路线趋同,
通用大模型因同质化加剧竞争,只有拥有真正领先技术的企业才能在这种趋势中留存。
因此,此次国产开源模型的突破有望重塑全球AIGC技术路线及产业格局。
(三)AI巨头纷纷接入DeepSeek
DeepSeek-R1模型现已作为NVIDIANIM微服务预览版上线使用。
DeepSeek先前横空出世重创美国科技股,一度影响英伟达股价重挫17%,
英伟达先前也发声,指DeepSeek的进步,代表了英伟达芯片对于内地市场的可用性,
而未来,DeepSeek会需要更多英伟达芯片满足服务的需求。
1、
近日,与OpenAI是密切合作伙伴的微软宣布,目前已将DeepSeek-R1正式纳入Azure AI Foundry,成为该企业级AI服务平台的一部分。
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股东,长期资助OpenAI之余,
还深度整合其AI技术,因此将DeepSeek-R1正式纳入的消息曝光后,
外界十分关注微软为何在OpenAI对DeepSeek进行调查的同时,仍决定将R1模型纳入其AI服务。
微软强调,DeepSeek-R1模型已通过“严格的红队测试与安全评估”,
并经历“模型行为自动化检测与广泛的安全审查,以降低潜在风险”。
2、
1月31日,亚马逊云科技也宣布,客户现已可以在Amazon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中部署DeepSeek-R1模型。
(四)
1、
DeepSeek日前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接近于OpenAI开发的GPT-o1的性能。
这一进展破解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长期以来“堆算力”的路径依赖,其影响还波及了资本市场。
从定价看,DeepSeek-R1不仅开源,API(接口)价格还明显低于GPT-o1。
DeepSeek-R1输入(缓存命中)、输出定价分别为每百万tokens 1元、6元,低于GPT-o1的55元、438元,具备性价比优势。
“更大(的模型)不再等于更聪明”,
DeepSeek通过显著提高数据质量、改进模型架构,展示了一条与之前大模型不同的高效训练途径。
2、
DeepSeek-R1以开源、高性能及低成本API对标OpenAI o1。
其蒸馏模型的优异表现将支持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终端AI的部署,
开源策略将重整通用模型竞争格局,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将在DeepSeek 的低价API支持下加速,
未来垂类应用也有望加速创新迭代。
3、
R1在后训练阶段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在极少标注数据下提升推理能力,验证了算法优化的高效性。
这一技术突破打破了海外企业在复杂任务上的技术垄断,为中国大模型技术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实证支撑。
国产模型推理能力对齐业界领先水平,看好推理算力与应用侧受益。
谢谢这么优秀的你还关注了我♥️,希望能为你节省时间打破信息差
#深度好文奖励计划#
